首页

毒蝎女王sm

时间:2025-05-28 06:28:14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10030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小心被高额付费面试辅导割了韭菜

202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审议通过,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划定了路线图和任务表。两年以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局良好,林业治理呈现新气象,林业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林草湿资源保护成果丰硕。

《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师生带来了儿童戏服、道具,中外小朋友联袂互动,穿戏服、试道具,一位位兔宝宝成了小票友,体验京剧戏曲带来的无限惊喜!

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审议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

此次乐团来到进博会新闻中心艺术空间,由法国长笛演奏家让-马克·古戎、法籍华人女中音歌唱家伍艾领衔,多国音乐家联袂登台演绎,将蕴藏于中法经典音乐中的美好祝福传递给现场听众。

解锁夏令营,好玩又好学 | 健康过暑假

消费品以旧换新。我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应该说,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比如,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按标准来说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当然我这里要强调,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

“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在50个会场同步举办

2002年,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签署《萨瓦河盆地框架协定》(FASRB)。这是东南欧第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多边协定,它成功为区域可持续水管理奠定了基础。如今该协议已成为维护萨瓦河盆地稳定的重要因素,是世界其他地区的范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